9月9日至15日,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开展,通过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助力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提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强网络安全体制建设,建立人工智能安全监管制度”等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为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据9月7日新华社)
据《移动互联网应用安全统计分析报告(2024)》显示,对比去年同期抽样检测的应用,应用存在侵犯用户权益的现象有所下降,其中“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违规类型占比从去年的29.54%下降至今年的15.09%,占比降幅较大。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对全国近一年更新、发布且下载量靠前的应用进行了个人信息合规性自动化抽样检测,共抽检15万余款App应用,发现超32.82%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存在侵犯用户权益的现象。
在当今高度数字化的社会中,个人、组织和国家的信息都存储在网络系统中,因此保护这些信息免受恶意攻击、数据泄露和其他形式的安全威胁是非常必要的。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可能导致敏感信息被窃取、关键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经济活动受到干扰以及个人隐私受到侵犯等多种严重后果。因此,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具有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出台各项举措,保障网络安全业态的发展。网络安全是一个多方面的议题,它不仅依赖于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来抵御外部威胁,还需要用户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日常生活中,用户自身应当使用复杂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安装并定期更新反病毒软件、防火墙等安全工具,以防御恶意软件和网络攻击;对于未知来源的链接和附件保持警惕,避免访问可疑网站或下载不明文件。通过这些措施,用户可以有效地增强自己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降低成为网络犯罪受害者的风险。晨报融媒评论员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