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官方网站 24小时记者帮您热线电话:0471-9679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47967967
您当前的位置: 晨网>>文章>>城市>>包头

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应邀在2024“教育强国,思政何为”学术论坛作主题经验交流

时间:2024年12月04日 编辑:王海清 来源:晨网

  12月1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主办的“教育强国,思政何为”学术论坛在上海举行,东河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君受邀出席论坛,并结合东河思政工作经验,作了题为《从思政课到“大思政课”,构建思政一体化育人新格局》的主旨发言,从构建“大格局”、搭建“大平台”、坚持“大主线”、深挖“大资源”、培育“大师资”五方面介绍“新东河 大思政”经验,受到参加论坛的全国教育专家学者一致认可。

微信图片_20241204112607.jpg

  近期,包头市东河区教育局分别在教育部第十二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内蒙古论坛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研讨会和深圳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讨会暨中学共青团名师工作室第七届年会进行了思政经验分享,获得普遍赞誉。

  近年来,东河区全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思政课要善用之”要求,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构建起各学段有序衔接、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有效贯通、家校社协同联动、各领域全面覆盖的思政育人一体化格局,形成了立足“北疆视野”、体现地方特色的“新东河 · 大思政”品牌体系。

  构建“大格局”

  先后制定《东河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实施方案》和《东河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党建考核、政府督察范畴,统筹调度全区资源服务“大思政课建设”,不断拓宽工作思路、构建“大思政”工作格局。

  搭建“大平台”

  与包头师范学院共同成立“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共同体”,合力建设“北疆文化教育研究实践基地”;与包头医学院合力打造了“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革联合体”,共同设立了“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与两所高校共建平台,定期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视域下的教材教法研讨活动,研磨课程体系,共同组织的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铸牢”思政课,参与师生达到18万余人次,打造了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区域范例。

  坚持“大主线”

  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石榴籽”育人工程,深化互嵌式交往交流交融环境。与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开展了“蒙沪手拉手·连接你我他”联建活动。积极融入呼包鄂思政一体化建设,与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等地开展了“呼包同城化 共育石榴籽”同心营、“南海岸边石榴红 同心共筑中国梦”同心营等青少年互访交流研学活动,到四川凉山、青海西宁、呼伦贝尔根河、白云鄂博等地开展“小石榴籽”实践营,让学生在行走的大课堂中,体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深度、厚度与温度。

  深挖“大资源”

  近年来,东河区开发红色文旅、绿色农旅两条精品研学线路,串联起包头红街(王若飞纪念馆)、包头金街(晋商西口文化)、包头召革命纪念馆、南海湿地、天禾农业综合体、包头铝业等17处融汇红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绿色生态、科学创新元素的“大思政课”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吸引2万余名青少年注册成为讲解员并沉浸式学习参观。

  培育“大师资”

  出台《东河区教育局关于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定期开展专题学习、实践研修,组织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教研和集体备课;成立思政名师工作坊、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少先队辅导员名师工作室,以岗位大练兵、优质课展播、技能技巧大赛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组建思政“特种兵”队伍,先后成立东河区中小学优秀思政教师宣讲团、青年讲师团、红领巾巡讲团,聘请2 名优秀思想政治教研员、3名高校讲师、1名北疆楷模、6名行业标兵组建了校外辅导员队伍。

  下一步,东河区教育局将深入挖掘地方红色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培育“行走的东河红课”实践教学品牌,引导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将个人志向融入家乡和国家发展大局的意识和自觉性。同时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与家庭、社区、场馆紧密合作,拓展思政教育的空间与维度,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深化对思政理论的理解与应用,强化文化课程、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功能,逐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大思政教育格局,持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王晓玲)


线索征集:内蒙古晨报现面向社会各界朋友征集新闻线索,热烈欢迎大家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471-967967/18947967967,分享您身边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