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官方网站 | 24小时记者帮您热线电话:0471-967967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047123456
您当前的位置: 晨网>>文章>>食品

确保粮食供应“不掉链子”

时间:2021年09月09日 编辑:腾格尔 来源:经济日报

  建设韧性强劲的粮食供应链,必须立足国内,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建设,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供应链风险治理能力。对外持续深化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国际合作,促进粮食企业深度融入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

  当前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够不够吃、质量好不好的问题,还有粮食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会不会“掉链子”的问题。

  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主题为“强化供应链韧性,共筑全球粮食安全”的2021年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应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粮食供应链,增强全球粮食安全治理能力,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不确定性风险的挑战。这个观点备受关注。

  众所周知,粮食供应链是由粮食种植、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等各个环节组成的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关键时刻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粮食的稳定供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粮食供应链正常运转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各种因素叠加,给全球粮食供应链带来巨大冲击,粮食供求平衡受到干扰,全球粮食不安全人数显著增加,其影响程度和频率在不断上升。近几年,个别国家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贸摩擦不断。面对各种重大风险挑战,全球粮食供应链依然能够“转得动、产得出、送得到”,帮助企业扛过危机,才有未来。这就是供应链的韧性。

  对于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建设韧性强劲的粮食供应链,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尤为重要。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充足,还有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完备的产业体系、强大的动员组织能力,粮食供应链的稳定性、安全性、抗逆性和协同性持续增强,使得我国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和国际粮价持续上涨的冲击,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零饥饿”目标提供了有益借鉴。

  目前来看,我国粮食供应链虽然在应对重大风险方面显示出了较强韧性,但也存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种业不强、产业链条短等问题,进口来源过于集中、缺乏大宗农产品定价权等短板和不足有待解决。对此,必须立足国内,强化“产购储加销”协同保障机制,加快推进现代生产体系、流通体系建设,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粮食供应链风险治理能力,积极推动粮食生产、收购、储存、加工、销售等供应链各环节有机融合、有效链接、有效运转,确保粮食稳定供给、市场平稳运行。

  粮食进口已成为我国建设粮食供应链的重要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内外粮食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复杂格局。当前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我国持续深化粮食供应链韧性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粮食供应链安全稳定畅通,坚决反对把粮食作为政治博弈的筹码,力争通过国际合作,阻止打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恶劣行为。

  粮食企业是我国参与全球粮食供应链建设的主体。在2021年粮食现代供应链发展及投资国际论坛举办期间,中粮集团联合粮食供应链跨国公司、知名企业和专业组织等机构共同成立国际粮食现代供应链联盟,作为推动全球粮食现代供应链创新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该机构的成立,有助于帮助更多有条件的中国粮食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建设,扩大粮食“朋友圈”,与世界各国优秀的粮食企业建立起更为紧密的上下游合作关系,从而有助于形成更加安全、稳定、合理的国际粮食安全新局面,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贡献出中国粮食企业的力量。

线索征集:内蒙古晨报现面向社会各界朋友征集新闻线索,热烈欢迎大家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8047123456,分享您身边的新闻。
晨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