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的百花园里,每一朵花都有独特的芬芳,每一棵幼苗都需要精心的呵护。三尺讲台,一方天地。首都师范大学呼和浩特实验小学三年级(5)班数学教师兼班主任的马国楠在教学实践与学生的相处生活中,她更深刻体会到教育中的爱与责任。
■马国楠和学生的合影。 (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马国楠深知抽象的数学知识常常让学生望而却步。为了让孩子们真正爱上数学,她致力于将课堂变成生动有趣的探索之旅。在讲解“位置与方向”时,她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里辨认东南西北,用脚步丈量距离;在教授几何图形时,她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在实践中感受图形的奥秘。“充满趣味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掌握知识”马国楠说,从兴趣课堂出发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们反馈:“原来数学这么有趣!”
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与陪伴。作为班主任,马国楠始终关注着每个孩子的内心世界。班级里的小宇曾对数学毫无兴趣,上课走神、作业拖沓。通过与家长沟通和家访,马国楠了解到小宇因父母工作繁忙缺少陪伴,内心缺乏安全感。于是,她在课堂上特意设计简单问题让小宇回答,及时给予肯定;在生活中,主动与小宇聊他喜欢的动画片,给予他更多关注。渐渐地,小宇变得自信开朗,数学成绩也显著提升。“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被爱,走进他们的内心,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马国楠说。
在班级日常管理中,马国楠巧妙地将数学思维融入其中。她借鉴“统筹规划”思想,引导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明确职责与任务;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记录日常表现并定期总结反馈,让管理更加科学透明。她还设立“班级数学小讲师”活动,鼓励学生轮流讲解难题。这一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每次看到孩子们在讲台上自信分享,听到台下的掌声,我都特别欣慰。”马国楠说。
教育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学生的调皮、成绩的起伏,马国楠也曾疲惫迷茫。但每当看到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因解出难题而欢呼雀跃时,她又充满了前行的动力。
“教育是慢的艺术,需要耐心与等待。”这是马国楠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只要用爱浇灌、用心培育,终会破土而出,长成百花园里各具特色的美丽花朵。(□晨报融媒 张鸿楠 臧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