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年光阴流转,三尺讲台见证无数晨昏。呼市玉泉区石东路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毛阿梅,将 “为人父母心” 镌刻进教育生涯。她既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又在家庭与事业的天平两端默默权衡;用尊重个性的育人智慧点亮无数梦想,在忙碌中藏起对家人的亏欠;以笔墨间的热爱沉淀教育的温度,于平凡的教学生涯中书写着不平凡的师者人生。
▲图为毛阿梅在给学生上课。
以父母心育桃李,用慈爱意润芳华
毛阿梅始终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滋养。“把学生当作自己孩子,这就是我的育人理念。在我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颗独特的种子:有的是花的种子,有的是树的种子,教育的真谛在于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这种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理念,贯穿于她的教学日常。
面对学生,她既有严厉的一面,也有温柔的关怀。“记得那是我带的第一届学生,他是我的语文课代表。当初因为学习问题,我多次批评过他。没想到毕业后多年,他仍坚持每逢佳节给我发送祝福短信。” 这份跨越时光的感恩,正是毛老师教育方式的最好见证。她深知,一时的批评或许会让学生不理解,但从长远来看,这会成为学生成长路上宝贵的经验。她用行动诠释着 “为人父母心” 的教育情怀 —— 在课堂上,她会为学生成绩不理想而落泪;学生们也能感同身受,以努力与承诺回应她的期待。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构成了教育最动人的画面。
双份温柔,在粉笔灰与摇篮曲间翩跹
在教育事业上倾尽全力的毛阿梅,在家庭中却难免留下遗憾。“她把全部的爱和耐心都给了班里的孩子,对自己的孩子反而少了许多陪伴。” 毛阿梅的家人常这样说。毛阿梅有些遗憾地告诉记者,每当回到家中,她总是忙于批阅卷子,当孩子满心期待地想与她玩耍时,得到的却总是 “稍等等” 的回应。孩子失望离开的背影,成了她心中隐隐的痛。
▲图为毛阿梅与学生玩耍。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她的两个孩子虽然年龄相差十岁,却都以有这样一位老师妈妈为荣。老大甚至表达了未来想成为老师的愿望,毛阿梅既鼓励孩子追寻梦想,也如实讲述教师工作的辛苦,让孩子明白这份职业的神圣与不易。
笔墨间流淌热爱,烟火里栖居诗意
在忙碌的教学生活之外,毛阿梅钟情于书法。寒暑假期间,她常常沉浸在临摹名人字帖的世界里,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都备受她的喜爱。书法不仅是她放松身心的方式,更让她在紧张的教育工作节奏中,寻得一份宁静与诗意。这一爱好恰似她的教育理念,在一笔一划间,追求对细节的打磨,耐心等待成长的绽放。
十八载春秋,毛阿梅在教育之路上初心如磐,以 “为人父母心” 呵护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在家庭与事业的交织中,尽管心怀亏欠,却也收获了家人的理解与孩子的崇拜。她秉持师者匠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用爱与责任为学生照亮前行的道路,也为自己的人生绘就了绚丽画卷。未来,她仍将继续在教育的热土上辛勤耕耘,助力更多种子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内蒙古晨报晨网▪速闻新闻 张乐 赵纳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