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官方网站 24小时记者帮您热线电话:0471-333911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47967967
您当前的位置: 晨网>>文章>>城市>>通辽

双向纾困巧破和解僵局 司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5年06月04日 编辑:王海清 来源:晨网

  近日,科左后旗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标的额9000余万元的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通过执行和解实现“执行一案、救活两企”,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生动实践。

  【案情回顾】

  2021年,辽宁某建筑公司与当地某畜牧科技公司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约定由前者承建牧场土地平整、土建、钢构及装饰等工程,合同总金额达2.2亿元。施工过程中,畜牧公司陆续支付工程款1亿元,并以牛抵顶3500万元,但仍拖欠9300余万元无力偿还。为维护自身权益,建筑公司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深入调查发现,畜牧公司已陷入经营困境,且存在多起债务纠纷。若采取传统强制执行手段,不仅执行款项难以到位,更可能导致畜牧公司因资产拍卖陷入破产,进而引发工人欠薪、产业链断裂等连锁反应,严重影响区域经济稳定。

  【创新执行 促成和解】

  秉持”保市场主体、促诚信履约”理念,承办法官创新执行思路,采取双向纾困策略:一方面,全面梳理畜牧公司资产状况,发现其养殖基地具备持续经营能力,部分资产具有增值潜力;另一方面,与申请方深入沟通,分析强制执行可能面临的执行周期长、回款率低等风险。经过多轮协商,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畜牧公司先行支付4000余万元工程款,剩余4000余万元采取“分期履行+资产保值”方案,以企业现有可变现资产及未来经营收益作为担保。这一方案既保障了建筑公司及时回笼资金,又为畜牧公司保留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实现了双方共赢。

  

  案件执结后,建筑公司专程向法院赠送锦旗,称赞法官“高效执行解民忧、秉公执法暖人心”,高度肯定司法机关主动作为、平衡各方利益的专业素养。

  双向纾困巧破和解僵局 司法护航优化营商环境699.png

  【司法实践 优化营商】

  此次成功执结,是科左后旗人民法院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法院坚持“刚柔并济”的执行理念,既维护法律权威,又避免“办一案、垮一企”的不利局面;通过执行和解引导企业诚信履约,推动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限”的市场氛围。

  接下来,科左后旗人民法院将持续深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积极探索涉企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综合运用“活封活扣”等灵活执行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司法活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同时,强化失信联合惩戒力度,严厉打击恶意逃避债务行为,全力打造公平有序、诚实守信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法治动能。


线索征集:内蒙古晨报现面向社会各界朋友征集新闻线索,热烈欢迎大家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471-3339111/18947967967,分享您身边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