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晨报官方网站 24小时记者帮您热线电话:0471-3339111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8947967967
您当前的位置: 晨网>>专题>>教育>>校长说

校长说 | 张帅:让乡土滋养童年 让教育振兴乡村

时间:2025年05月14日 编辑:王海清 来源:晨网

0514-1.jpg

  ■张帅和学生在智能大棚里了解中草药知识。晨报融媒 武艺彤王子豪 摄

  □晨报融媒 武艺彤 王子豪

  在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一所乡村小学以“劳动+生态”双融合的教育模式引发关注。近日,晨报融媒记者走进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讨思浩小学,对话这位乡村教育的领路人——张帅校长。

  劳动筑基: 智能大棚里的传承

  学校“劳动筑基”的育人模式令人耳目一新,张帅说:“教育要扎根乡土才能焕发生命力。我们打造的‘未来农田’不仅是劳动基地,更是文化传承的土壤。通过物联网监测中草药生长,孩子们在中草药种植中触摸祖辈智慧。”当劳动课与“守土培根”六大课程群相融,课本知识就变成了指尖的温度。

  生态赋能: 城乡资源流动新机制

  面对乡村教育资源短缺的难题,张帅认为:“教育是生态圈,因此我们构建了‘家校社政企’五方协同机制:老农传授种植技艺,企业捐赠智能设备,政府搭建城乡联盟平台。‘城村CP’模式让城乡学子双向奔赴——城里孩子来乡间培土育苗,我们的孩子进城学习AI编程。”这种流动不仅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带动了本地中药材产业发展。

  成长可视化:

  一棵树见证教育蜕变

  “教育不该被分数框定。”张帅说:“我们设计的‘生态树’,根系记录劳动素养,枝叶展现艺术创造,光合作用象征成长激励。家长扫码就能看见孩子‘今天种了几垄地’‘背了几首古诗’。有个孩子曾在树状图上写道:‘我的根扎在草原,枝叶要触摸星空。’当时我看到这段话深受触动,也许这就是我们期待的生命成长。”

  教育反哺乡土: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讨思浩小学成了生态研学基地,老手艺人有了接班人。张帅认为,当劳动成为本能、生态融入血脉,这些孩子就是振兴乡村的种子。就像那句挂在教室的话:“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振兴乡村的密码,就藏在孩子们沾着泥土的笑脸上。

  夕阳西下,校园智能大棚的传感器依然在默默记录植物生长数据,如同张帅带领着这所乡村小学的孩子们正在书写的时代答卷:让童年唤醒乡土,让教育照亮乡村振兴之路。


线索征集:内蒙古晨报现面向社会各界朋友征集新闻线索,热烈欢迎大家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471-3339111/18947967967,分享您身边的新闻。